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治牛皮癣 麻黄杏仁生石膏甘草
麻杏石甘汤
大青龙汤: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石膏、生姜、大枣组成。其组成相对复杂,包含了麻黄汤的全部药材,并增加了石膏、生姜、大枣,以应对复杂的病情。越婢汤:由麻黄、甘草、石膏、生姜、大枣组成。与麻杏石甘汤相比,越婢汤没有杏仁,但多了生姜和大枣,旨在补益中焦以逐水湿。
综上所述,麻杏石甘汤是一种经典的中医方剂,具有解表清热、平喘止咳的功效。在应用时需要注意辨证施治、药物配伍、煎服方法和饮食禁忌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合理的应用,可以发挥方剂的最大效果,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案例解析:陈耀堂先生2岁小儿患麻疹并发肺炎,病情危重。初用麻杏石甘汤,麻黄仅用八分,不效。后换一医,处麻杏石甘汤合泻白散亦不效。此时友人介绍一草医,处方为麻黄三钱,凤凰衣一钱五分,桔梗三钱,枳壳三钱,鱼腥草一两。仅服一剂,即咳出大量粘痰,呼吸道通畅,面色好转。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6g杏仁9g石膏30g甘草6g主治症状:高热:病人高热39度左右。白细胞不高:实验室检查显示白细胞数量正常。浑身滚烫,不怕冷:患者全身发热,无恶寒感。舌尖红:舌尖部位呈现红色。适用情况:麻杏石甘汤主要治疗的是感冒进一步发展所出现的高热症状,无论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只要症状相符,均可使用。
麻杏石甘汤由麻黄、杏仁、甘草、石膏四味药组成。具体煎服方法如下: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斤,碎,绵裹)以上四味药,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再加入其他药物,煮取适量药液,去滓后温服。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过敏反应。具体表现如下:皮肤反应:服用后可能出现全身泛发红色丘疹,伴随发烧,体温可能超过38℃。症状可能进一步恶化,导致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大片皮肤脱屑。需要医疗干预:出现上述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就医。
【中药方剂——解表剂】
解表剂是中医用于治疗外感表证的方剂,根据其性质和作用,可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和扶正解表三类。辛温解表 辛温解表剂主要用于外感风寒表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等。麻黄汤 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银翘散是中药解表剂中的一种,具有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的功效。
辛温解表剂 桂枝合剂 功能: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感冒风寒表虚证,症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塞干呕。药物组成:君药桂枝,臣药白芍,佐药生姜、大枣,使药甘草。注意事项:覆被保暖,取微汗为度。表实感冒颗粒 功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
执业药师《中药二》重点笔记:5种解表剂的功能和主治如下:辛温解表剂 功能:解表、散寒。主治:主要用于治疗风寒引起的感冒,如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症状。辛凉解表剂 功能:解表、解毒。主治:主要用于治疗风热引起的感冒,如发热、头痛、咳嗽、咽痛等症状,如银翘解毒丸。
教你一招治感冒——九麻杏石甘汤
治感冒的方子:除了“通宣理肺片”和“麻黄汤”、“新加香薷饮”证可能有高热外,其他的方子治疗的感冒发热都在35度以下。麻杏石甘汤:麻黄6g杏仁9g石膏30g甘草6g。主治:病人高热39度左右,白细胞不高,浑身滚烫,不怕冷,舌尖红。麻杏石甘汤主治:是感冒进一步发展所出现的症状。
根据症状变化,将原方调整为麻杏石甘汤,并继续加入辛夷、石菖蒲和苍术。麻杏石甘汤:具有辛凉宣泄、清肺平喘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由于孩子出现口渴和黄痰,表明有热邪内蕴,因此选择此方。感冒后期症状及治疗效果 症状改善:第三天:孩子的鼻塞症状消失,咳嗽也停止。
兰地汤:板兰根50克、生地50克、寸冬20克、知母20克、桑叶20克、桔梗15克、蝉蜕15克,每日1剂,水煎2次,分2-3次温服,连服3次,适用于阴虚感冒。
方剂:风寒感冒颗粒合用小柴胡汤,再加小儿肺热颗粒说明:小儿肺热颗粒是麻杏石甘汤的加减方,适用于干咳无痰发热的情况。 痰多(白色)方剂:二陈汤、温胆汤或橘红化痰颗粒说明:这些方剂都含有橘皮、半夏、白术、茯苓等成分,用于降痰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