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倍子白矾治疗银屑病 五倍子枯矾外敷作用
白矾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1、白矾外敷的功效与作用主要包括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具体来说:解毒杀虫:白矾外敷可以用于治疗由毒素或病虫引起的皮肤问题,如湿疹、疥癣等,能有效缓解相关症状。燥湿止痒:白矾具有燥湿的功效,对于因湿气过重引起的皮肤瘙痒、流脓等症状,外敷白矾能起到一定的止痒和收敛作用。
2、白矾外敷具有杀虫止痒、治疗创伤出血、治疗痔疮的功效与作用。 杀虫止痒 白矾外用可以帮助杀死病菌,达到止痒的目的。因此,常被用于治疗湿疹等皮肤病。湿疹通常由于出汗过多、捂热或生存环境潮湿引起。将白矾与适量的冰片、煅石膏等药材一起研磨成粉末,外敷在湿疹处,能有效杀虫止痒。
3、解毒 白矾本身是一种酸涩性寒的物质,一般人们将这类物质进行解毒杀虫之用。患者皮肤出现瘙痒、湿烂的时候,可以用白矾来收湿止痒,效果甚好。止血 白矾本身性涩,具备良好的收敛止血功效。因此人们常用白矾来治多种出血证。比如患者便血、衄血等都可以使用白矾来抑制。
4、白矾的功效与作用如下:收敛燥湿与解毒杀虫白矾的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铝钾,其铝离子可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性物质,从而发挥收敛燥湿的作用。这一特性使其能减少体表或黏膜的分泌物,常用于治疗湿疹、疥癣、聤耳流脓(耳道化脓)、带下阴痒等因湿热引起的皮肤病或妇科病症。
五倍子药方
海金砂具有清热利湿、通淋止痛的功效,对于胆结石的治疗有辅助作用。五倍子则具有收敛止血、涩肠止泻的作用,但在此处方中主要用于结石小于 1cm 的情况,有助于结石的固定和排出。注意事项:尊医嘱:中医讲究是药三分毒,即使是不像药方的药,组合一起形成经方使用,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枯矾五倍子方 生产制做原材料疫苗五倍子、枯矾各10--15克。生产治疗方法疫苗涂药共研粗末,加冷水300-400mL难熬,去渣取液,倒进碗内。生产操作方法疫苗待微温时,把阴襄所有侵泡在药水中,每一次侵泡20-30分钟。
制备:将五倍子和干地龙研磨成细末,混合均匀。使用前准备:用生姜擦拭牙根,以助药力渗透。敷药:将研磨好的药末适量敷于牙齿上。注意事项:在敷药后的五日内,避免食用过硬食物,以免影响药效或加重牙齿损伤。漱口:可用骨碎补浓煎液漱口,以增强疗效。
五倍子与蛇床子的比例应为2:1。将五倍子研磨成细末,再将这两种药材混合均匀。每日取50克,加入约200毫升的水,煮沸5-7分钟后,放至温热即可服用。长期坚持合理补充,有助于温肾壮阳、增强免疫力、敛肺降火、涩肠止泻,并能改善阳痿等性功能障碍问题。
治疗早泄的药方 知柏三子汤(丸)方剂:知母10克、黄柏10克、五味子6克、金樱子10克、杞子10克。制用法:每天1剂,煎2遍和匀,早晚分服,或研细末炼蜜为丸,每粒10克,每服l粒,日2次。功效:知母、黄柏滋肾阴泻相火;五味子、金樱子固肾涩精;杞子补肾益精。五倍子治早泄 方剂:五倍子20-30克。
去风湿热的中药有哪些?中医治疗风湿热的方法有哪些?
祛风湿热的中药:第一类:清热燥湿、解毒散结类常用药物包括黄柏、苦参、薏苡仁、茯苓、五倍子、明矾。此类中药通过清热燥湿、解毒散结的作用,缓解风湿热引起的关节肿痛、皮肤红斑等症状。例如,黄柏与苦参配伍可增强清热燥湿效果,薏苡仁则能利水渗湿,辅助消除体内湿热。
去风湿热的常用中药:苦参、土茯苓、黄柏、薏苡仁、白矾、五倍子是中医治疗风湿热的常用中药材。苦参可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土茯苓能解毒除湿、通利关节;黄柏善清下焦湿热;薏苡仁可健脾渗湿、清热排脓;白矾与五倍子具有收敛燥湿、解毒杀虫的作用。
风湿热的中药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口服中药汤剂:风热型:可采用银翘散加减治疗。湿热型:可采用宣痹汤合二妙散加减治疗。寒湿型:可采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瘀血型:可采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中成药治疗:主要包括复方夏天无片、尪痹片、独一味胶囊、珍宝丸胶囊等,需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使用。
风湿热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中药治疗 风热痹:清热解毒,疏风通络,方药为银翘散加减。 湿热痹:化湿清热,宣通经络,方药为宣痹汤、二妙散、三仁汤加减化裁。 寒湿热痹:化湿清热,祛风散寒,方药为桂枝芍药知母汤和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化裁。
川木槿皮选方
川木槿皮的选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治疗大肠脱肛:方法:采用槿皮或槿叶煎煮的汤液进行熏洗,之后再用白矾和五倍子末进行敷贴。出处:《救急方》。治疗女性赤白带下:方法:取二两根皮,切片后用白酒煎煮,空腹饮用。出处:《纂要奇方》。治疗头面金钱癣:方法:川槿皮粉末与醋调和,加热至如胶状,敷在患处。
《救急方》)②治赤白带下:槿根皮二两,切,以白酒一碗半,煎一碗,空心服之。(《纂要奇方》)③治头面钱癣:槿树皮为末,醋调,重汤炖如胶,敷之。(《王仲勉经验方》)。④治牛皮癣:川槿皮一两,半夏五钱,大枫子仁十五个。
川木槿皮在传统中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首先,对于大肠脱肛,可以采用槿皮或槿叶煎煮的汤液进行熏洗,之后再用白矾和五倍子末进行敷贴,以达到收敛和修复的效果,这一方法出自《救急方》。对于女性常见的赤白带下问题,槿根皮的使用十分有效。
川木槿皮的配伍如下:与苦参配伍:功效:显著增强清热利湿的效果。适应症:适用于湿热黄疸、湿热痢疾等病症的治疗,同时对湿疹和疥疮等皮肤病也有良好疗效。与大风子或雄黄配伍:功效:展现出强大的燥湿杀虫作用。适应症:特别适用于牛皮癣和疥癣等皮肤疾病,能有效缓解症状。
配苦参,清热利湿之功大增,可用治湿热黄疸,湿热痢疾,湿疥等。配大风子或雄黄,燥湿杀虫力更强,且两药一寒一热,伍用无偏寒偏热之弊,用于治疗牛皮癣,疥癣等。配乌贼骨,利湿止带尢效,可用治湿热带下。
各种皮肤病的中药外治法
慢性皮肤溃疡的中药外治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膏药:制作方法:按配方将药物置于植物油中煎熬,去渣存油后加入黄丹,利用黄丹在高热下发生物理变化凝结而成。功效:依据所选药物的功用不同,对溃疡起到提脓去腐、生肌收口的作用,如太乙膏、千捶膏等。油膏:制作方法:将药物与油类煎熬或捣匀成膏的制剂。
外治法中药外洗:将煎煮后的中药液直接外洗患处,通过药物渗透发挥清热解毒、祛风止痒作用,常用于湿疹、接触性皮炎等。中药外敷:将中药制成膏剂、散剂或糊剂敷于患处,利用皮肤吸收药物成分。例如,黄连膏可治疗感染性皮肤病,青黛散适用于热毒型皮疹。
外用熏洗方取马齿苋60g、枯矾30g、朴硝100g,加水煎煮后熏洗患处,每日1~2次,每次20分钟。马齿苋清热解毒,枯矾燥湿收敛,朴硝软坚散结,三者合用可抑制病毒复制、促进疣体脱落。熏洗后需保持患处干燥,可撒青黛散与六一散混合粉,以增强燥湿解毒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