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六病治疗银屑病医案 银屑病医案三则
桂枝加附子汤医案
桂枝加附子汤,关键医治太阳病,出汗,遂漏不止,此人肢冷,小便难,四肢微急,无法伸屈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有限构成波动 桂枝10g赤芍10g生甘草10g炮附子6g姜片10g大枣12枚 有限泡服方式波动 浸水30分钟,煎30分钟,约600ml,分早、午、晚3次服。
患者初诊时,症状明显,表现为典型的太阳病桂枝汤证,但伴有明显的肾阳虚衰之象,故选用桂枝加附子汤进行治疗。方剂选择:桂枝加附子汤方剂组成: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附子(炮)煎服方法:按常规方法煎煮,分两次服用治疗效果:一剂后:患者发烧症状明显减退,体温恢复正常。
案例一:太阳病发汗后,出现漏汗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的症状,此为桂枝加附子汤证。方用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附子一枚,煎服后汗止,症状缓解。此案例体现了桂枝加附子汤在治疗太阳病发汗太过、阳气外泄、阴液不固方面的显著疗效。
刘绍武三部六病传讲录内容简介
1、《刘绍武三部六病传讲录》内容简介如下:前三章内容:收录了刘绍武先生在不同阶段对《三部六病》理论的讲解笔记,详尽展示了其在教学过程中的精髓和思路,是理解刘老学术思想的重要窗口。第四部分:汇集了刘老的临床回顾和学生亲历的医案。
2、“三部六病学说”由当代著名老中医刘绍武先生在研究《伤寒论》的基础上提出,以三部六病诊疗体系为核心,划定了人体的表、半表半里、里三部,并将每部分划分为阴阳不同的系列病与症状群,形成了统括表里内外定位、阴阳寒热定性的辨证体系。这一学说体现了刘绍武先生对中医经典的继承与创新。
3、《三部六病医学流派》内容简介如下:核心理论:该书揭示了刘绍武先生提出的以三部六病诊疗体系为核心的理论体系。该体系将人体划分为表、半表半里、里三部,并根据阴阳属性,将每部分进一步划分为阳性病及其系列阳性症候群和阴性病及其系列阴性症候群。
4、每部分阴阳辨出六病,形成统括表里内外定位、阴阳寒热定性的辨证体系。这体现了刘绍武先生对中医经典著作的继承与创新。刘绍武先生作为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行医七十余年,一生致力于《伤寒论》的研究。在业界,他积极倡导中医三部六病学说。
刘绍武的人物成就
刘绍武先生谙熟《内经》、《难经》,精通《伤寒》、《金匮》,对《伤寒杂病论》诸条文熟背如流,见解独到。1945年前著有《仲景学术观》、《仲景证治观》、《仲景药能观》等,惜因战乱,未付梓而稿已佚。
刘绍武(1899~ 1974),别号天任,兴宁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步科、陆军大学将校班第三期毕业,历任广东第三区绥靖主任公署秘书、第四路军独立第四师中校参谋、第四军军部上校参谋、第四战区兵站总监部第二十分监部上校监察官等职。
刘绍武,山西省襄垣县人,被誉为三部六病学说的创始人,同时也是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自幼对历史学充满兴趣,稍长后开始自学中医理论。1924年,刘绍武在家乡悬壶行医,因其多次成功治愈疑难杂症,名声大噪。
年起任第六十四军一五五师参谋处长,第六十四军参谋处长。1942年1月授陆军少将。1943年任第三十五集团军六十四军一五五师师长,第六十六军一五九师师长、参谋长。1945年任广州警备指挥部指挥官。1946年任国防部少将部员。1947年被选为宪政实施促进委员会研究委员会委员。
刘绍武三部六病系列从书哪本更好
医案集。根据查询刘绍武三部六病系列丛书相关资料显示,刘绍武三部六病系列从书医案集更好。《医案集》讲述了:“三部六病学说”是当代著名老中医刘绍武先生在研究《伤寒论》的基础上,总结提出的以三部六病诊疗体系为核心的理论体系。
《伤寒论三部六病师承记》编辑推荐理由如下:创新性融合:本书创新性地融合了名中医刘绍武的三部六病理论,将经典中医文献《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条辨》的内容进行统一,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为中医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方法。
《伤寒论三部六病师承记》是一部独特之作,它创新性地融合了名中医刘绍武的三部六病理论,将《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条辨》的经典内容应用于临床实践,实现了中医辨证、方剂和中药学的统一标准。这本书旨在打破中医各大学派之间的壁垒,以及中医与西医之间的界限,构建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
刘绍武三部六病传讲录目录
《刘绍武三部六病传讲录》内容简介如下:前三章内容:收录了刘绍武先生在不同阶段对《三部六病》理论的讲解笔记,详尽展示了其在教学过程中的精髓和思路,是理解刘老学术思想的重要窗口。第四部分:汇集了刘老的临床回顾和学生亲历的医案。
马文辉所著的《刘绍武三部六病传讲录》是一部全面展示刘绍武先生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的珍贵文献。这部作品详细记录了刘老对于《三部六病》理论的讲解与教学,内容分为六个部分:首先,前三章收录了刘老在不同阶段对《三部六病》的讲解笔记,详尽展示了其教学过程中的精髓和思路。
《伤寒论三部六病师承记》:由刘惠生和张竹青合编,展现了刘绍武的学术传承和临床实践。《三部六病医学流派丛书》:由苏庆民和李浩主编,包含五册子,全面展现了三部六病医学流派的理论和实践。
、《伤寒论阐释》和《医学辑要》,全面展现了该医学流派的理论和实践。刘绍武的讲解与评述也备受关注,如马文辉主编的《刘绍武讲评》和《仲景学术观与仲景证治观》,以及《刘绍武三部六病传讲录》,这些著作深度挖掘了刘绍武对《伤寒杂病论》和仲景学术思想的独特见解,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
刘绍武先生是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行医七十余年,一生致力于《伤寒论》的研究。他倡导中医“三部六病学说”,在业界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推崇,从医院的资深医师到高等医学院校的学子,从亲授弟子到仰慕者,以学说立业者不计其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部六病医学流派。
刘绍武一,老中医
刘绍武,山西省襄垣县人,被誉为三部六病学说的创始人,同时也是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自幼对历史学充满兴趣,稍长后开始自学中医理论。1924年,刘绍武在家乡悬壶行医,因其多次成功治愈疑难杂症,名声大噪。1930年,刘绍武在长治市创办了友仁医院,并设立友仁医社,其名声在晋东南地区广为流传。
刘绍武是一位著名的老中医,被誉为三部六病学说的创始人,同时也是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具体介绍如下:个人背景:刘绍武来自山西省襄垣县,自幼对历史学和中医理论有着浓厚兴趣。他在家乡悬壶行医,因其多次成功治愈疑难杂症而名声大噪。
名老中医药专家:刘绍武凭借其卓越的中医成就和自学成医的传奇经历,成为了首批500名名老中医药专家中的佼佼者。“三部六病学说”创始人:“三部六病学说”是刘绍武集理论、技术于一体的学说,突破了传统文献的束缚,深受业内人士的推崇。该学说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日益完善,成为中医领域的宝贵财富。
在我国众多中医大家中,刘绍武以其自学成医的传奇经历和“三部六病学说”的创立,成为首批500名名老中医药专家中的佼佼者。刘绍武自幼对史学情有独钟,成年后开始自学中医。由于自身经历,他深知庸医误人的痛苦,因此立志学好中医,以减轻他人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