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中医辨证论治方剂 银屑病的中医证型及治法方药
银屑病中医辩证的方法
1、患者可能伴有皮肤干燥、口渴咽干、大便干燥等燥象症状。辨证要点: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象细数。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辨证分型只是一个大概的分类,每个患者的情况可能复杂多变,可能同时存在多种分型的特点。
2、银屑病的中医辨证方法主要包括血热证、血燥证、血瘀证和湿毒证四种类型,针对不同证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血热证:辨证要点:皮损鲜红,伴有瘙痒,舌红苔黄,脉象弦滑或数。治疗方法:清热凉血。常用中药如生地、丹皮、赤芍等,旨在清除体内热毒,凉血活血。
3、银屑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主要分为血热、血瘀和血燥三种类型:血热型:症状:全身出现较多红斑,疹子较红,患者可能伴有口干、大便干结等症状。治疗方法:中医主要采用清热凉血的方法进行处理。
4、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主要分为血热型、血瘀型和血燥型。 血热型: 特点:皮损鲜红,银屑多,瘙痒重。 治疗原则:清热凉血。 血瘀型: 特点:斑块多,颜色暗,脱屑较多。 治疗原则:凉血活血。 血燥型: 特点:皮损颜色不红,脱屑轻微,无斑块或斑块不厚,舌头较淡。 治疗原则:养血滋阴。
有什么治银屑病的好方子?最好是中药治疗的方子.
清热法药方: 土茯苓30g 槐花30g 生地30g 茅根30g 紫草15g 甘草15g 该药方以清热凉血为主,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适当加减。 活血法药方: 土茯苓30g 三棱10g 莪术10g 赤芍15g 红花10g 当归15g 甘草6g 皂刺10g 苏木10g 陈皮10g 此药方旨在活血化瘀,同样可根据病情灵活调整药物用量。
基于此理论,自拟生元饮方剂:包括生地、元参、栀子、板蓝根各15克,蒲公英、野菊花、桔梗、当归、赤芍、天花粉各10克,贝母、土茯苓、地丁各12克,甘草6克。
上海七家医院使用雷公藤内酯醇软膏治疗本病303例,总有效率达85%。王氏用复方喜树碱软膏治疗银屑病100例,其中痊愈64例,总有效率达99%。张氏等用青黛、黄柏、生石膏加凡士林自制的复方青黛软膏治疗银屑病36例,疗效较好。仲氏用甘草流浸膏治疗银屑病,治愈率达68%,有效率为100%,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名医专栏|原来中医是这样治疗银屑病的!
现代中医药理学认为其具有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常用于点滴状银屑病患者的治疗。 雷公藤:这是一种中医的免疫抑制剂。研究表明,雷公藤及其活性成分具有免疫调节、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肿瘤等多种功效,能够减少肿瘤坏死因子的表达,常用于关节型银屑病患者的治疗。
石志超教授,辽宁省名医,以治疗顽固性皮肤病的丰富经验和独特见解而闻名。顽固性皮肤病包括银屑病、慢性湿疹等,这类疾病的皮损严重且难以治愈,通常由反复侵袭的邪毒内蕴而成。石教授强调,治疗此类顽疾需从“毒”立论,理解“毒”不仅在病因上起关键作用,还涉及到病机和治疗策略。
根据我们以上的见解,我们以补肾养血治本,清热凉血,化瘀解毒治标,重在调整机体阴阳气血平衡的中医理论为基础,选择经现代药理研究具有调节机体免疫,改善血液微循环,抑制上皮细胞过度增生的中草药配成的“银屑康”“平屑汤”系列,治疗牛皮癣(银屑病)收到独特疗效。
山西运城市中医银屑病研究所成立后,有机会面对更多的患者,增加了治疗实践和观察疗效的机会,提高了银屑病研究的档次。深感有关银屑病研究和治疗方面的专著及科普读物不足,故编著了《银屑病中医新疗法104 问》一书,于2003年11月出版,得到了专家和患者的认可。
治牛皮癣(银屑病)的中药方子?
基于此理论,自拟生元饮方剂:包括生地、元参、栀子、板蓝根各15克,蒲公英、野菊花、桔梗、当归、赤芍、天花粉各10克,贝母、土茯苓、地丁各12克,甘草6克。
中医异病同治,对银屑病采取清热凉血、散瘀解毒之法,如犀角地黄芍药丹方,清热解毒、凉血散瘀、和营泄热,清热中兼养阴,凉血中兼散瘀,以阻断病症基底部出血,使起屑、脱皮、瘙痒自然缓解,无“红皮病型”、“脓疱型”之变。经过筛选,选择斑蝥作为治疗银屑病的药物。
中药方剂:清营汤和生脉饮加减。此外,雷公藤、昆明山海棠对寻常性、掌跖脓疱性和关节性银屑病具有可靠疗效。复方青黛胶囊、郁金银屑片、银屑灵、银屑冲剂等中成药主要为清热解毒,适用于寻常性银屑病的治疗及其他类型的辅助治疗。
治疗牛皮癣的中药方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加减犀角地黄汤:适用情况:新发的疹子颜色鲜红、脱屑多、痒得厉害。作用:清热凉血,适用于牛皮癣初期症状明显的患者。桃红四物汤:适用情况:病程较长,斑块较多、较厚。作用:活血解毒,适用于牛皮癣病程较长、皮损较严重的患者。
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
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主要分为血热型、血瘀型和血燥型。 血热型: 特点:皮损鲜红,银屑多,瘙痒重。 治疗原则:清热凉血。 血瘀型: 特点:斑块多,颜色暗,脱屑较多。 治疗原则:凉血活血。 血燥型: 特点:皮损颜色不红,脱屑轻微,无斑块或斑块不厚,舌头较淡。 治疗原则:养血滋阴。
银屑病的中医辨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分型:血热型:特点:主要表现为皮损鲜红,皮疹不断出现,伴有瘙痒,且鳞屑较多。患者可能伴有心烦易怒、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热象症状。辨证要点:舌红,苔黄或黄腻,脉象弦滑或数。血瘀型:特点:皮损颜色暗红,鳞屑较厚,病情相对稳定,但难以消退。
银屑病的中医分型主要包括血热内蕴型、血虚风燥型和血脉瘀滞型,其治疗方法主要有中药内治和中药外治。中医分型 血热内蕴型:多见于银屑病急性期,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大量鲜红色斑丘疹、红斑,皮疹迅速泛发全身,伴有剧烈瘙痒。
银屑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一般分为以下五型:血热内虚证:治疗原则:清热凉血、解毒消斑。主要方剂:犀角地黄汤加减。血虚型:治疗原则:养血润燥。主要方剂:当归饮子加减。气血瘀滞:治疗原则:活血化瘀、解毒通络。主要方剂:桃红四物汤加减。湿毒蕴阻证:治疗原则:清蕴湿热、解毒通络。
银屑病中医分型及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血热内蕴型:症状:皮疹不断新发,呈点滴状发展迅速,瘙痒剧烈,抓之有点状出血现象。治疗:采用清热凉血解毒消斑的汤药进行治疗。血虚风燥型:症状:病程较久,皮疹为斑片状,瘙痒不剧烈。治疗:使用养血滋阴润肤的方法进行治疗。
银屑病的中药配方
1、治疗银屑病的中药药方可以根据清热、活血、养血的三步法进行配伍,以下是具体的药方: 清热法药方: 土茯苓30g 槐花30g 生地30g 茅根30g 紫草15g 甘草15g 该药方以清热凉血为主,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适当加减。
2、常用药物:如黄芩、黄柏、栀子等清热药物,以及白术、茯苓等健脾药物。注意: 以上仅为一般性描述,并不构成具体处方。实际治疗中,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及中医医师的辨证分型来确定具体的中药配方。
3、桃红四物汤:此方具有活血化瘀、调理气血的功效,适用于血瘀证银屑病。血府逐瘀汤:同样适用于血瘀证,以及关节型银屑病。其他特殊方剂:除痹汤:适用于关节型银屑病,有助于缓解关节疼痛和僵硬。中成药及外用药:竹黄颗粒:对于血热证的银屑病患者有很好的疗效。
4、银屑病秘方:取浮萍150克,云苓皮125克,防风15克,炒黑豆500克,红糖适量。将这些药材研磨成散,每次两匙,早晚分服。注意,此方未经验证,不应盲目使用。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辨证施治。通常一周内可见效,且少有复发。
5、中医认为,白疕多由血热内盛、复感风热、毒邪伏于血络、伤营化燥所致。因此,治疗原则宜凉血解毒润燥。基于此理论,自拟生元饮方剂:包括生地、元参、栀子、板蓝根各15克,蒲公英、野菊花、桔梗、当归、赤芍、天花粉各10克,贝母、土茯苓、地丁各12克,甘草6克。
6、郭氏采用祛银霜(含板蓝根、甘草、蛇床子等药提取液150ml,氮酮20ml,尿素150g,尼泊金已酯1g,加霜基质至100g)外敷治疗银屑病72例,治愈40例,总有效率为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