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单抗新药赛诺菲 治疗银屑病单抗药物
抗TL1A疗法角逐,MNC“心趴”上的炎症性肠病靶点
1、抗TL1A疗法最新进展 赛诺菲与梯瓦合作研发的TL1A单抗duvakitug,在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患者的IIb期RELIEVE UCCD研究中取得了显著成果。研究结果显示,duvakitug显著提高了患者的临床缓解率,展现出同类最佳疗法的潜力。
2、当前,全球共有16款TL1A靶向药物在研,其中单抗8种,双特异性抗体5种,小分子化药、重组蛋白、融合蛋白各1种。这些药物的研发主要聚焦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炎症性肠病(IBD)、类风湿性关节炎(RA)、牛皮癣(PSA)等。
3、综上所述,TL1A报告基因细胞株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深入研究TL1A/DR3通路的作用机制,并筛选针对该通路的药物,有望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4、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强直性脊柱炎中,TL1A成为关键炎症介质。SLE患者血浆中TL1A表达升高,AS患者TL1A表达上调,特定基因型与AS风险相关。靶向TL1A / DR3通路药物开发迅速,已有8款药物进入不同临床阶段,其中多款药物已进入临床三期。
赛诺菲度普利尤单抗(Dupilumab、达必妥)新适应症国内获批:治疗成人结节...
新适应症获批:2023年9月22日,度普利尤单抗的新适应症——治疗成人结节性痒疹,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已获批适应症:度普利尤单抗在国内目前共获得4项适应症批准,包括用于治疗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12岁及以上的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6至12岁的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
活性成份:度普利尤单抗,为靶向白细胞介素4 受体亚基α的全人单克隆抗体。辅料:组氨酸、盐酸组氨酸、盐酸精氨酸、聚山梨酯 80、醋酸钠、冰醋酸、蔗糖和注射用水。性状:透明至略带乳白色、无色至淡黄色溶液,无可见颗粒。
Dupixent达必妥(dupilumab)医院能买到,但需要申请,价格不知,可能国家报销部分。全球首个也是唯一获批治疗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靶向生物制剂达必妥(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张建中教授开出北京地区的首张处方。
自免“药王”易主:度普利尤单抗登顶,能否稳居宝座?
1、尽管度普利尤单抗已成为新一代自免“药王”,但其地位并不稳固。随着阿达木单抗的专利到期和业绩下滑,更多潜在“新王”开始崛起抢夺宝座。其中,强生的乌司奴单抗、艾伯维的瑞莎珠单抗以及罗氏的奥瑞珠单抗等均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匹康奇拜单抗、莫米司特等2025年有望批准的15款免疫疾病新药
匹康奇拜单抗、莫米司特等2025年有望批准的15款免疫疾病新药如下:匹康奇拜单抗 作用机制:抗IL-23p19抗体 适应症: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 进展:2024年9月,信达生物1类新药匹康奇拜单抗注射液上市申请获CDE受理。3期临床数据显示,第16周PASI90应答率超80%,且每12周给药一次,显著提升患者依从性。
多发性硬化症新药:首个可在家每月一次皮下注射的B细胞疗法
多发性硬化症新药:首个可在家每月一次皮下注射的B细胞疗法 诺华宣布,FDA批准Kesimpta(ofatumumab)作为皮下注射剂,用于治疗成人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RMS),包括临床孤立综合征、复发缓解型疾病、活动性继发进展型疾病。
奥法妥木单抗(Ofatumumab)于2021年12月21日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成人复发型多发性硬化(RMS),包括临床孤立综合征、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和活动性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该药物以皮下给药的剂型(Sensoready预充式自动注射笔)形式提供。
Ponvory和Ozanimod:口服选择性鞘氨醇1磷酸受体1调节剂,被多个国家批准用于治疗MS患者,显示了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Kesimpta:首个患者可自行注射的B细胞疗法,已获多个国家批准,显著减少了年复发率和残疾进展风险。
商品名:Kesimpta(用于多发性硬化症);Arzerra(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药品规格:20mg/0.4mL;皮下注射溶液;不含防腐剂 药理类别:CD20 定向细胞溶解单克隆抗体 制造商:诺华制药公司 作用机制:奥法木单抗是一种完全人源化CD20单克隆抗体,可快速清除B细胞。
缓解期治疗: 免疫修饰治疗:常用的有干扰素,主要是β干扰素,包括1a和1b,可以隔天皮下注射。 其他药物:醋酸格拉太米尔、那他珠单抗、米托蒽醌等也可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特别是难治性的病例。 口服剂型:国内目前有特立氟胺和芬戈莫德,还有未在国内上市的口服剂型,如富马酸二甲酯。
术前新辅助治疗让51%的肿瘤细胞消失了,用的什么药?
新辅助治疗的目的: 新辅助治疗是一种在手术前使用的主要治疗手段,旨在通过药物等手段缩小肿瘤、消除潜在的转移细胞,从而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病理学完全缓解: pCR是新辅助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指的是治疗后肿瘤细胞在显微镜下完全消失。
以HER2阳性的乳腺癌为例,针对这种亚型的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可能会使用靶向药物,如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等,结合化疗进行。在欧美的临床试验中,使用“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化疗”的三药联合方案进行新辅助治疗,有相当比例的患者肿瘤完全消失,达到了病理学完全缓解。这些患者的长期生存情况也较好。
针对乳腺癌:该药物也广泛用于乳腺癌的治疗,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代谢过程来抑制其生长。其他肿瘤:此外,5氟尿嘧啶还可用于胃癌等其他肿瘤的治疗。化疗辅助:术后辅助化疗:5氟尿嘧啶常与奥沙利铂等药物联合使用,用于恶性肿瘤手术后的辅助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药物选择:对于骨肉瘤等恶性肿瘤,新辅助化疗推荐的药物组合通常包括大剂量甲氨蝶呤、异环磷酰胺、多柔比星和顺钿。这些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通过协同作用,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放疗:为主要治疗手段,总放射剂量通常在50Gy左右,分25次进行治疗。放疗的目的是通过高能射线直接作用于肿瘤部位,杀灭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化疗:为辅助治疗手段,通常在新辅助放化疗期间,患者需要口服卡培他滨等化疗药物。化疗药物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杀灭潜在的微小转移灶。
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方案被称为TEC,它是一种治疗策略。这种方案主要在手术前进行,旨在缩小肿瘤的大小,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TEC方案的具体组成包括三种药物:多西他赛(Docetaxel)、环磷酰胺(Etoposide)和卡培他滨(Capecitabine)。这些药物分别通过不同的机制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