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目前科研方向 银屑病的研究
圣利卓(佩索利单抗)皮下注射制剂上市!脓疱型银屑病迎来新选择!_百度...
1、近日,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宣布,其罕见皮肤病创新靶向生物制剂佩索利单抗(商品名:圣利卓)的皮下注射制剂上市申请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该药物主要用于减少12岁及以上青少年(体重≥40 kg)和成人的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发作。
2、月14日,国家药监局公示批准Boehringer Ingelheim International GmbH的佩索利单抗注射液(商品名:圣利卓/Spevigo)上市。该药物是国内首个获批的治疗成人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发作的单抗药物。药物作用机制 佩索利单抗注射液能有效阻断白介素-36受体(IL-36R)激活,抑制IL-36的下游信号传导。
3、此次新药注册申请在中国的获批,使得佩索利单抗(圣利卓)家族皮下注射制剂成为跨国药企中首个全球多中心同步研发并率先在华获批的全球创新药,早于美国、欧盟和日本,开创了行业新纪元。
4、圣利卓的单价为26436元/盒,每盒包含2瓶,每瓶容量为5mL,每瓶含药量为450mg。用药时通过静脉注射,一次给药量为900mg,每次输注持续时间为90分钟。若病情持续恶化,可在首次给药后1周内进行第二次给药,剂量同上。
PDE4抑制剂丨阿普米司特片生物等效性研究分析
1、阿普米司特片生物等效性研究分析如下:药物特性:阿普米司特作为一款PDE4抑制剂,具有低溶低渗的特性。这一特性在生物等效性研究中需特别考虑,以确保药物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研究设计:阿普米司特片的生物等效性研究采用了严谨的双制剂、双周期、双序列交叉设计。
2、阿普米司特是一种新型口服小分子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具有抑制PDE4活性,提高细胞内环磷酸腺苷水平,调控肿瘤坏死因子和其他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最终抑制炎症反应的特点,是首款获批用于银屑病的口服靶向小分子药物。
3、阿普米司特,作为一款PDE4抑制剂,于2021年8月在中国市场迎来新纪元,专为斑块型银屑病患者提供了一线疗法。阿普米司特片的独特性在于其低溶低渗的特性,其生物等效性研究采用严谨的双制剂、双周期、双序列交叉设计,确保了药物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阿普米司特片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令人瞩目。
4、阿普米司特是PDE4特异性抑制剂,可以通过cMAP调节促炎因子及抗炎因子平衡,从而显著改善银屑病症状。PDE4(磷酸二酯酶4)是一种主要存在于免疫细胞中的代谢酶,通过调节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促进多种与银屑病相关的炎症介质的产生。
5、进展:2024年9月,信达生物1类新药匹康奇拜单抗注射液上市申请获CDE受理。3期临床数据显示,第16周PASI90应答率超80%,且每12周给药一次,显著提升患者依从性。
6、欧泰乐(阿普米司特):作为PDE4抑制剂,用于治疗银屑病。2021年8月在中国上市,2023年纳入医保。价格:3742元/27片、942元/60片。初始剂量从第1天到第5天进行滴定,推荐维持剂量为每日口服30mg两次。
中国银屑病研究院康复总院下设机构
1、中国银屑病研究院康复总院下设六个专门的研究所。这些研究所不仅在皮肤病领域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上达到了国家新特药临床研究基地的高标准,还是博士后工作站,致力于整合医疗研究、临床实践、教学以及药物开发等多方面工作。以下是下设机构的简要介绍:研究所一:专注于银屑病的基础病理研究,探索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根源。
2、郑州市银屑病研究所,作为中国中原地区唯一专注于银屑病疾病的专业科研与诊疗机构,已获得国家卫生部门的正式批准。多年来,该所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迅速在银屑病的预防、检查、医疗、科研及教育领域实现全面发展。
3、中国银屑病研究院康复总院(癣泰舒)专家深入剖析了癣泰舒胶囊在攻克银屑病复发过程中的三大关键功效。首先,癣泰舒胶囊强力排毒,通过生物细胞传导特异性靶向定位,直达病灶,修复病变皮肤组织,让药效24小时不间断治疗,有效阻止病原体的营养供应。
4、西安京科皮肤病医学研究院MD康复体系介绍:体系名称:MD多维银屑病康复体系。研发背景:由中国皮肤病医学科研院、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皮肤病研究院与中国银屑病协会组成的科研小组于2012年3月共同研发。
5、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成立于著名皮肤性病学家胡传揆、马海德、李洪迥、曹松年、赵炳南、叶干运等教授的指导下,得到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和支持。经过40年的发展,已成长为一座集科研、防治、医疗、教学、信息、开发于一体的国家级皮肤性病专业机构。
周冬梅科研情况
1、周冬梅的科研情况如下:科研项目参与:近年来,周冬梅积极参与了多项重要的科研项目,包括“银屑病症候要素组成规律与中医方药治疗的规范化系统研究”和“中医皮肤科赵炳南学术流派及其传承研究”。这些项目不仅深化了她在皮肤病中医治疗领域的理解,也为她提供了宝贵的科研经验。
2、科研成果:在科研方面,周冬梅积极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与团队合作完成了多项重大项目,并独立承担了一项项目。她的研究成果丰硕,已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其中多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展现了她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和学术水平。
3、自1995年毕业后,周冬梅博士投身于皮肤科的临床及科研、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张志礼、陈彤云、陈美等知名中医专家的指导下,她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进修。2008年,她荣幸地成为第四批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员。
4、医学教育与科研:周冬梅与首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系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作为该系的委员,她积极推动医学教育和科研工作的发展,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做出了贡献。
5、是性学会性传播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的委员。在地方学术组织中,周冬梅在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科分会中担任委员并身兼秘书,这表明她在该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她与首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系也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作为该系的委员,她无疑为推动医学教育和科研做出了贡献。